圖中的每一顆愛心代表著我們四個人的熱情, 同時也代表著都是心理系的我們, 希望我們能像一條延長線般, 承載著溫暖的熱情電流, 連結資源並透過自身專業能力傳遞能量給孩子, 希望孩子不僅能在此發光發熱, 更能將電流傳遞下去, 讓這條延長線能夠永續地連接下去…

啊哈,這是我們的團隊Logo!
大家一定很好奇吧! 為什麼團隊名稱叫做延長線呢?
而Logo和延長線的名稱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先來說說我們怎麼相遇的背景吧!
東華心理系的林教授有鑒於花東學子嚮往居住花蓮的生活,
然而卻因東部地區就業機會不多而學子還是紛紛離開這塊好山好水之地,
於是,進行了"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研究計畫,
想讓學子們有能力開創自己的工作機會…
一堂生涯探索與諮商的課程,
我們四個團員和玉里開始有了緊密的連結。
老師為了讓我們跨出舒適圈,
於是乎讓我們在玉里客城之春開始了"以工換食趣"!!
客城之春是一棟有點年紀的老房子,
位於玉里著名景點 – 紅色的客城橋附近,
原先是個木造農舍,旁邊有豬圈、牛棚,四周被大片的稻田包圍著,
從門前的廣場望去,可以看見火車在橋上行駛的風貌,
有著絕佳的地理位置與風景。
於是博士後研究員羅永清大哥發現了這塊絕妙好所在,
將座落於客人城地區的這棟房子命名為客城之春,並承租下來,
計畫變成客城之春: 國際田野工作站。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漸漸地連結起來了,
我們開始幫忙永清大哥整理老房子客城之春。
原先還覺得辛苦的我們,
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與土地接觸,
愛上了自然環境的舒適與自在。
而後,
熱血沸騰、許多的創意點子不斷萌芽,
我們組成了一個叫做延長線的團隊,
著手申請Tic 100社會創業競賽與各項計畫,
希望延續希望的光芒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看到這裡,你們知道延長線的由來了嗎?
好啦~ 其實團隊名稱的源由說來有些好笑,卻也恰巧地符合我們的理念。
在申請Tic 100社會創業競賽時,
我們四個遲遲想不到做為團隊的名稱,
一次又一次的會議之中,
偶然地我們發現了身旁的一條延長線,
是的,一條連接著彼此產生創意點子與熱情的延長線,
(當時四人一起開會時用著同一條延長線充電),
就這樣,連接著四人的延長線團隊因運而生。
發表迴響